打造西部商贸航母 朝天门请专家支招 |
 |
[2007/2/26 12:37:18]
|
朝天门市场已成为重庆商界的一块金字招牌,今后如何做大做强?渝中区政府近日邀请专家为市场今后的发展支招。 去年底召开的全市经济会议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观音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区域性专业市场群的建设,优化商贸布局结构,大力促进边贸市场建设。渝中区委副书记、代区长王福清也提出,贯彻落实“服务强区、错位发展”战略,尤其要把朝天门交易市场的改造升级、菜园坝批发市场群的产业调整放在突出和重要位置,紧紧依靠市场规律和政府引导的“双轮驱动”,重新打造渝中区水上、陆上交通门户的产业形象。 2月1日,朝天门市场管理处邀请我市的专家举行“新经济论坛”,为市场发展支招。来自重庆社会科学院、市工商联的专家们,从重庆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区域经济角度,论述了朝天门市场的发展。专家们称,朝天门市场已成为我市重要的再就业基地之一:目前直接进入朝天门市场的重庆商户超过4000户,以个体、私企为主,从业人员达10万人以上;同时还安置了10万多从业人员,其中,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就有4万多人。 专家们认为,朝天门市场是我市乃至西部一个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未来发展中要重点抓好业态调整、扶优扶强、升级管理、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实现电子商务等,以全新理念构建朝天门市场的资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进一步打造中国商贸流通业的西部航母,使之真正成为全国性的大市场。 渝中区副区长邓开伟介绍了今年朝天门市场发展的总体方向。他认为,这次朝天门市场新经济论坛,成为一次市场发展的理论准备会,确实打开了朝天门市场今后改造、升级的思路。 年销售118亿跻身全国五强,朝天门市场管理处昨日透露,该市场竞争力已跻身全国五强,而1993年在全国的排名是第19位。 1991年8月28日,朝天门市场正式开业,当年实现交易额2.8亿元。短短15年,朝天门市场经营场地从8000平方米发展到40万平方米,年销售额从8000万元猛增至118亿元,年交易额增加125倍,其发展“裂变”速度之快全国罕见。 该市场管理处主任戴伶介绍,市场竞争力跻身全国五强的背后,是其年销售额、对外来经销商吸引力、经营活跃程度等各项指标的迅速提高。 从统计数据看,目前交易额排名前三位的是:服装鞋帽类、针织纺织品类、小商品类,这三大类商品交易额占了七成多份额。其中,服装更是从原来的一半,上升到如今60%。该市场辐射面也从原来的三峡库区及云贵川陕藏等地,向江浙、广东沿海等地延伸。 |
来源: 《重庆晚报》 [2007/2/26 12:37:1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