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
 |
[2006/12/14 14:38:08]
|
一、名词解释 1、标准——即规范,是对经济、技术、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具有多样性、相关性特征的重复事物,以特定的程序和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 2、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3、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4、体系——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5、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6、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体系。 7、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8、不合格——未满足要求。不再以“规定的要求”作为判定的依据,而直接以“要求”——“明示的、习惯上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作为判定的依据。由原来的符合性质量提升问适用性质量,从“满足标准规定”,发展到“让顾客满意”,到现在“超越顾客的期望”的新阶段。 9、纠正——对发现的不合格,以“就事论事”的态度,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而采取措施,这是一种“纠正”行动,而不是纠正措施。 10、纠正措施——是以“举一反三”的态度,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 11、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12、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13、效率——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效率”就是指“正确地做事”的程度,也就是说达到同样的结果,所花费的资源(人力、物力、时间等)多少,可以投入与产出之比来衡量效率的高低。 二、ISO9001:2000版标准要求形成的程序文件 1、文件控制 2、记录控制 3、内部审核 4、不合格控制 5、纠正措施 6、预防措施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四、建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1、企业: ①使企业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②质量体系与国际接轨,获取顾客信任的通行证。 ③提升企业信誉与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取得宣传效益。 ④有利于增加市场竞争力,发展新客户。 ⑤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⑥质量的控制水平明显提高,降低质量成本,取得经济效益。 ⑦改进服务的品质, 获得顾客的满意。 ⑧个人的经验转变为企业的技术并加以储蓄。 ⑨有利于去粗取精,冲刷掉陈旧的、不好的管理习惯。 ⑩有利于内部沟通与协调,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⑾使企业能持续成长,达到永续经营的目的。 2、员工: ①心怀(荣誉感)工作。 ②团队意识增强。 ③工作效率与绩效增加。 ④产生成就感和受尊重感。 ⑤个人与公司一起成长。 五、建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要满足企业和顾客的需要。 2、要考虑到风险、成本和利益方面的需要。 3、必须结合服务类别的特点建立质量体系。 4、必须结合企业的特点建立质量体系。 5、质量体系的建立要具有系统性。 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架构 第一层 质量手册 为什么 阐述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的文件。 第二层 程序文件 做什么 描述实施质量体系要素所涉及的各个部门的活动而规定方法的文件。 第三层 工作手册 怎么做 对具体的作业活动给出指示的文件。 第四层 表格 证据 用以记录活动的状态和所达到的结果的文件。 七、应记口决: 怎么规范,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做;怎么做,就怎么记。 八、质量管理五步曲 1、说你所做的: 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工作手册。 2、做你所说的: 执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工作手册。 3、记录你做过的:保留质量记录与档案(证据)。 4、查验你所作的:质量审核,找出不符合项(问题)。 5、更改不对的: 持续改进(进步)。 |
来源: 高辉 [2006/12/14 14:38:0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