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漫话 |
|
[2005/1/13 10:21:12]
|
提及丝绸之路,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么一幅图像:在酷热的烈日和漫漫的沙海戈壁中,一队队中国商人和波斯胡贾们,赶着长长的骆驼队在艰难地跋涉着,骆驼身上满载着绵绵西去的绫罗绸缎、漆器铁器、工匠技师和缓缓东来的香药、玻璃、佛经、僧侣以及葡萄、大蒜、胡豆、红花…… 虽然丝绸从先秦时期就开始西传了,但作为中西方大规模文化和经济交往象征的“丝绸之路”却是源于汉代张骞的出使西域。西汉初年,由于匈奴征服统一了西域的一些小国,称霸西域,不仅对汉王朝形成威胁,而且将西去的道路堵死。汉武帝决定派使臣出使大月氏(音:大肉支。春秋时驻牧河西、秦汉时被匈奴驱逐到今新疆西部及阿富汗地区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约大月氏联合夹击匈奴,打通西去的道路。派出的使节就是后来大名鼎鼎流芳百世的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由于来回途中两次被匈奴扣押,历时十三年才逃回长安,虽然他的出使任务没有完成,但却积累了丰富的西域地理资料,并给汉武帝带回了西域诸国的新消息,使汉武帝原本联合大月氏打败匈奴的初衷改变为打通西域通道、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商贸交往的外交策略。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抵达乌孙(今伊犁河上游地区),他的副使一直到达身毒(今印度北部)、月氏、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和安息(今伊朗北部)等国。由于张骞沿途馈赠给在当时只有麻布和兽皮可穿的西域君主以华贵轻薄的丝绸织物,使得这些国家对古老的东方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商人使者纷至沓来,中国和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大大加强,并促进了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由于这条西去之路是因为丝绸而名噪天下,并且丝绸的身价在当时的西域的确可与黄金媲美,因此这条贯穿中西方的文化、贸易大道就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长安,沿河西走廊经武威、张掖、酒泉抵敦煌。由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阻挡,从敦煌开始被分为南北两条大道。南道出阳关,经楼兰(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再经且末(今且末西南)、精绝(民丰)、于阗(和田)、莎车等地,越过葱岭(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再往西可达条支(波斯湾口)、大秦(古罗马帝国);北道出玉门关,经高昌(吐鲁番)缘天山南麓西去之后,再经龟兹(音:丘词。今库车)、姑墨(阿克苏)、疏勒(喀什)后与南道汇合西行。值得注意的是这条丝绸贸易之路并非是一条一成不变的固定线路,而是不断开拓、不断变化的西行通道,是古代中西方陆路文化、经济交流通道的泛称。 丝绸之路自西汉时期形成,至唐代时达到鼎盛,历经一千多年,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唐代以后,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上交通逐步显示出其重要地位,比之在漫漫沙漠中长途跋涉几年的艰苦历程而言,航海更能发挥出它的运输优势。特别是明代郑和下西洋之后,航海业得以空前发展,陆上丝绸之路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这条西去的陆上丝绸之路之外,还有经过四川、云南进入缅甸再到印度的“西南丝路”;经合浦出海,绕过马来半岛、绵甸沿海再到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甚至有学者论证还有一条穿过蒙古进入俄罗斯的“草原丝路”等等。但就其影响而言,它们无一可与西域丝绸之路相比。 |
来源: [2005/1/13 10:21:12]
|
|
|